鳳梨酥食譜:經典古早味秘訣,低失敗率步驟、避雷技巧與實戰Q&A全攻略
身為一個灶咖打滾超過十年的烘焙痴,說起臺灣伴手禮之王「鳳梨酥」,我眼睛都會發光!外面賣的包裝精美,但吃來吃去總覺得少了一味——啊,就是那股踏實的手作溫度和食材的純粹感。自己在家做鳳梨酥食譜,雖然炒鳳梨餡炒到手痠是家常便飯(真的超累!),但看到家人朋友咬下去那瞬間驚豔的表情,哎唷,什麼辛苦都值得啦!今天,我就把我珍藏多年、調整過無數次的鳳梨酥食譜兩大版本——經典古早味和創意金鑽起司,毫不藏私通通大放送!順便聊聊那些只有老手才知道的魔鬼細節(還有我失敗的血淚史),保證實用,絕對讓你的鳳梨酥脫胎換骨,好吃到停不下來!
目錄

經典古早味鳳梨酥食譜 – 記憶中的酸香好滋味
這個版本,是我阿嬤的老鄰居、一位做了四十年糕餅的阿伯偷偷傳授的改良版。它用的是土鳳梨,香氣濃、纖維粗、酸度高,吃起來特別有嚼勁,是許多老一輩記憶中真正的「鳳梨」味。但說實在,每次炒這個餡,真的是體力活(擦汗),不過為了那口難忘的酸V啊酸V,值得啦!
食材清單(約做 20 個標準大小)
類別 | 材料名稱 | 重量/份量 | 關鍵備註 (成敗在此!) |
---|---|---|---|
鳳梨內餡 | 新鮮土鳳梨 (去皮去芯) | 1500g | 強烈建議自己炒! 市售餡香精味重又太甜,健康差很多。 |
貳號砂糖 (或細砂糖) | 150g – 180g | 土鳳梨超酸,糖量可稍多,邊炒邊試味! 用貳砂顏色風味更佳。 | |
麥芽糖 | 50g – 70g | 幫助凝聚、增加光澤,但別放過多會黏牙! | |
無鹽奶油 | 15g | 最後加入增添香氣滑順度,也防沾鍋。 | |
餅皮 | 無鹽奶油 (室溫軟化) | 200g | 務必「室溫」軟化!手指可輕易按壓出凹痕的程度,打發才會成功。用發酵奶油更香! |
糖粉 | 50g | 糖粉易融合,成品餅皮細緻。 | |
鹽 | 1小撮 | 提味,平衡甜度。 | |
全蛋液 (室溫) | 50g | 務必室溫! 冷藏蛋會讓奶油油水分離,毀了餅皮。 | |
奶粉 | 30g | 增加奶香與酥鬆關鍵! | |
低筋麵粉 | 280g | 務必過篩兩次! 餅皮酥鬆不硬的秘訣。 | |
帕瑪森起司粉 (選用) | 20g | 阿伯的秘方!鹹香更能凸顯鳳梨酸甜,層次大升級 (不愛起司味可省略)。 |

做法步驟(手把手,失敗率降到最低)
處理土鳳梨: 買回來的土鳳梨,去皮去芯切大塊(芯的纖維最粗,記得去掉口感才好)。用食物調理機稍微打碎,千萬別打成泥! 保留粗纖維才有口感。懶人法?用紗布或豆漿袋擠掉約1/3的鳳梨汁(汁可以喝掉,別浪費!)。不擠汁?炒到天荒地老吧你(過來人經驗談)。
炒製內餡(耐心大考驗): 把處理好的鳳梨果肉(含汁)、砂糖、麥芽糖全倒進厚底不鏽鋼鍋(千萬別用不沾鍋,刮花心疼死)。開中大火煮滾後,轉中小火慢慢熬。這時要像顧小孩一樣,持續翻拌,特別是鍋底和邊緣,一偷懶就燒焦給你看!炒到水分收乾,果肉變成濃稠的金黃色,果醬般的狀態(用鍋鏟劃過鍋底,痕跡不會立刻被汁液填滿)。這時關火,加入無鹽奶油拌勻,利用餘溫融化它。起鍋放涼備用,務必完全冷卻才能包餡,不然餅皮會軟爛!我通常前一天先炒好冷藏。
製作餅皮(奶油狀態是靈魂): 室溫軟化的無鹽奶油(切記!)+ 糖粉 + 鹽,用電動打蛋器打到顏色變淡、體積變蓬鬆,像羽毛狀(這步驟叫「打發」,是餅皮酥鬆的基礎)。把室溫的全蛋液分2-3次加入,每次都要打到完全吸收乳化再加下一次,避免油水分離(萬一不幸分離,挖一小匙麵粉進去低速打可救)。加入奶粉(和帕瑪森起司粉,如果用)拌勻。最後將過篩兩次的低筋麵粉分兩次加入,用切拌或按壓的方式混合(像在搓洗衣服那樣),絕對不要過度揉搓!麵粉出筋餅皮就硬邦邦了。拌到看不見乾粉就停手。麵糰用保鮮膜包好,冷藏鬆弛至少1小時(讓麵粉吸水、奶油重新凝固,更好操作)。
包餡與整型(考驗手感): 拿出冷卻的餡料,分成每顆約20-22g的小球(手沾點冷開水防黏)。冷藏好的餅皮麵糰分成每顆約25-28g的小劑子。取一個餅皮劑子,在掌心壓成中間稍厚、邊緣薄的圓片(像餃子皮)。放上一顆內餡,用虎口慢慢往上推收口,捏緊(收口務必捏緊,否則烤時會爆開,醜哭)。稍微搓圓後放入鳳梨酥模裡(模具不用抹油)。用手掌根或平底工具(我用小擀麵棍的底部),把麵糰平穩、紮實地壓滿整個模具,邊角也要壓到。這步驟關係到烤出來形狀美不美、會不會有空隙。
烘烤與脫模(關鍵溫度時間): 烤箱預熱至上火170°C / 下火160°C(有上下火分控最好)。將壓好模的鳳梨酥連模具放入烤箱中層。先烤約15分鐘後取出(這時餅皮應該定型了),小心的將整個烤盤180度轉向(讓受熱均勻),再放回烤箱續烤約10分鐘。重點來了! 看到餅皮邊緣開始明顯上色(金黃色)就可以取出。這時馬上脫模!別等涼!用脫模器或小刀輔助,趁熱將鳳梨酥翻面(原本的底面朝上),再放回烤盤上,不須模具,送進烤箱續烤約8-12分鐘,直到兩面都呈現均勻的金黃色。總共烤溫時間約33-37分鐘,但請以顏色為主!取出放在網架上完全冷卻。熱的鳳梨酥很軟,別急著吃或移動,會碎掉!
吃膩了傳統口味?試試這款我研發的創意版鳳梨酥食譜!選用甜度高、纖維細的金鑽鳳梨,搭配鹹香奶油起司(Cream Cheese)。這個組合意外的和諧,奶香濃鬱、酸甜平衡,吃起來超溫柔順口,特別受小朋友和愛奶味的朋友歡迎!而且金鑽鳳梨水分較多,炒餡時間比土鳳梨短一半(懶人福音啊!)。
食材清單(約做 20 個標準大小)
類別 | 材料名稱 | 重量/份量 | 關鍵備註 (風味升級點!) |
---|---|---|---|
鳳梨內餡 | 新鮮金鑽鳳梨 (去皮去芯) | 1500g | 金鑽甜度高酸度低,纖維細緻。 |
細砂糖 | 100g – 120g | 金鑽本身較甜,糖量可減少,邊炒邊試! | |
麥芽糖 | 40g | 幫助凝聚,用量比土鳳梨少。 | |
奶油起司 (Cream Cheese) | 60g | 風味靈魂! 室溫軟化,最後加入拌勻。增添濃鬱奶香與微鹹感,平衡甜度。 | |
餅皮 | 無鹽奶油 (室溫軟化) | 180g | 同古早味,務必室溫軟化。 |
糖粉 | 40g | ||
鹽 | 1小撮 | ||
奶油起司 (Cream Cheese) | 50g | 室溫軟化! 與奶油一起打發。 | |
全蛋液 (室溫) | 45g | 室溫! | |
奶粉 | 25g | ||
低筋麵粉 | 260g | 務必過篩兩次! | |
杏仁粉 | 20g | 增加酥鬆口感與香氣! |

做法步驟(內餡更快,餅皮更香濃)
處理金鑽鳳梨: 去皮去芯切塊,稍微打碎(保留一些細小顆粒口感更好)或切小丁。同樣擠掉約1/4的鳳梨汁(金鑽水分真的多)。
炒製內餡: 鳳梨果肉+砂糖+麥芽糖入厚底鍋,中大火煮滾後轉中小火熬煮。因為纖維細水分多,收汁速度較快,翻拌要勤快點避免焦底。炒到濃稠收汁狀態(同古早餡標準)。關火,趁熱加入室溫軟化的奶油起司,快速拌勻至完全融化融合。放涼備用(可冷藏)。
製作餅皮: 室溫軟化的無鹽奶油 + 室溫軟化的奶油起司 + 糖粉 + 鹽,用打蛋器打至均勻蓬鬆泛白。分次加入室溫全蛋液,每次打勻再加下一次。加入奶粉、拌勻。低筋麵粉+杏仁粉混合過篩兩次,分兩次加入,用切拌/按壓方式混合成團(勿搓揉)。包好保鮮膜,冷藏鬆弛至少1小時。
包餡整型 & 烘烤脫模: 餡料約20g/顆,餅皮約25g/顆。包餡、入模、壓實步驟同古早味。烘烤溫度:預熱上火170°C / 下火160°C。入爐烤15分鐘後取出轉向,續烤10分鐘。取出脫模、翻面,再回烤約5-10分鐘(因為餅皮含起司較易上色,注意觀察顏色,金黃即可)。總時間約30-35分鐘。網架冷卻。
鳳梨酥食譜終極成敗排行榜!避開這些地雷你也是大師
做了這麼多年,失敗的鳳梨酥堆起來大概可以蓋座小山(苦笑)。歸納出最關鍵的幾個點,做成排行榜,大家一定要筆記!這份鳳梨酥食譜的精華都在這了。
排名 | 關鍵點 | 錯誤後果 | 正確做法與心得 |
---|---|---|---|
1 | 內餡濕度 | 烤時爆餡、成品塌陷濕軟、縮腰 | 務必炒到「抱團」乾爽狀態!冷卻後不滲水。寧乾勿濕! |
2 | 奶油軟化程度與溫度 | 油水分離、餅皮粗糙不融合、口感硬實 | 室溫軟化是關鍵!打發時奶油和蛋液都必須是室溫。 |
3 | 餅皮過度揉搓 | 餅皮堅硬如石頭、不酥鬆 | 使用「切拌/按壓」法,混合至無乾粉即可。絕對不要搓揉出筋! |
4 | 未鬆弛或鬆弛不足 | 餅皮回縮嚴重、不好操作、易裂 | 麵糰做好一定要冷藏鬆弛至少1小時(甚至隔夜更好)。 |
5 | 烘烤溫度與時間不對 | 外焦內生、上色不均、餅皮濕軟不脆 | 預熱要足!分段烘烤+翻面是金黃酥脆的秘訣。寧可低溫慢烤勿高溫搶快。 |
6 | 脫模時機不對 | 變形、破碎、底部濕黏 | 烤到定型(約15-20分鐘)就要脫模翻面續烤! 別等涼了才脫,會黏到懷疑人生。 |
7 | 內餡與餅皮比例失衡 | 一口咬不到餡/全是餡沒餅皮、容易爆開 | 新手建議 皮:餡 = 5.5:4.5 或 6:4 (重量比),熟手可挑戰皮再薄點。 |
鳳梨酥食譜小技巧懶人包 & 疑難雜症 Q&A
自己動手做過幾次鳳梨酥食譜後,一定會累積很多疑問。整理幾個最多人問的,還有我私藏的小撇步:
- 鳳梨品種怎麼選? 愛酸香嚼勁選土鳳梨(2號、3號仔);愛甜蜜細緻選金鑽鳳梨。混合兩種也不錯!別用罐頭鳳梨,味道不對啦!
- 炒餡炒到天荒地老? 有兩個偷吃步:(1) 用紗布/豆漿袋用力擠掉更多生鳳梨汁。(2) 用不鏽鋼厚底炒鍋(導熱均勻較不易焦)或 萬用鍋 的「收汁提味」功能(神器!設定好就不用顧爐,但要留意最終濃稠度)。
- 麥芽糖黏到崩潰? 挖取前,湯匙或刮刀先用冷開水沖一下再去挖麥芽糖,就不會黏到懷疑人生。裝麥芽糖的罐子邊緣也要保持乾淨。
- 脫模總是不漂亮? 模具不用抹油!重點是壓模要紮實、壓滿角落,烤到定型就脫模翻面。選用陽極或碳鋼模具(不沾效果比不鏽鋼好一點點)。
- 餅皮為什麼不酥? 除了前面說的奶油狀態和揉搓問題,烤不夠乾也是主因!翻面後續烤時間要足,讓兩面都徹底烤乾烤透,冷卻後才會酥。烤溫太低或時間太短都會軟掉。
- 成品可以放多久? 完全冷卻後立刻密封(建議單顆包裝或放密封盒),室溫約5-7天。冷藏可放約2週,但口感會稍變硬,建議回溫或稍微烤一下再吃。冷凍可儲存1個月(烤完冷卻後直接冷凍),吃前回溫或低溫烤幾分鐘即可。
- 減糖更健康? 可以!但糖不只提供甜味,也幫助內餡防腐、凝膠成型,餅皮上色。內餡減太多糖會影響儲存性和質地;餅皮減糖比較可行(例如糖粉從50g減到40g),但上色會較淺。建議第一次先照食譜做,成功後再逐步調整減糖量。
鳳梨酥食譜實戰 Q&A:破解你的疑惑
A: 非常可行!是忙碌族的好朋友。建議做法:
(1) 鬆弛好的餅皮麵糰:分好劑子(25-28g/顆),稍微搓圓,密封冷凍。使用前移到冷藏退冰約2-3小時(或室溫退冰約40-60分鐘)至恢復可操作的軟硬度再包餡。
(2) 包好餡的生胚:包好收口捏緊,放入模具壓好型,連模具一起密封好,冷凍。烘烤時無需退冰,直接放入預熱好的烤箱,但總烘烤時間需延長10-15分鐘,一樣分段烤、翻面,務必烤透。冷凍儲存約1個月。這個方法讓靈活度大增,隨時有新鮮鳳梨酥吃!
A: 健康取向可以調整幾個地方:
(1) 內餡減糖:特別是金鑽鳳梨版,糖量可試著減到90-100g。
(2) 餅皮減油減糖:奶油可試著減10-15g(但酥鬆度會下降),糖粉減10g。
(3) 加入部分全麥粉/杏仁粉:取代部分低粉(例如用30g全麥粉+250g低粉),增加纖維與香氣,但口感會更紮實一點。
(4) 使用海藻糖:取代部分砂糖,甜度較低(約蔗糖45%),升糖指數也較低。但要注意,這些調整都會影響最終口感、風味和儲存性,需要多嘗試找到平衡點(我的經驗是減太多容易不好吃…還是要美味優先啦)。
A: 這通常是內餡問題!原因可能有:
(1) 內餡炒不夠乾:殘留水分在烤焙時變成蒸氣,撐起餅皮後又冷卻收縮,造成凹陷(縮腰)。務必炒到乾爽抱團!
(2) 內餡冷卻不足:溫熱的餡料包入餅皮,烘烤時更容易產生大量蒸氣,導致膨脹過度後塌陷或裂開。餡料一定要完全冷透(最好是冷藏過)。
(3) 內餡包太多:餡料膨脹空間不足,直接撐裂餅皮側邊。新手餡料比例不要貪心!
(4) 烘烤初期溫度過高:導致餅皮表面過快定型,內部氣體卻急劇膨脹而撐裂側邊。確實預熱,但入爐後溫度不要設定過高。
這份鳳梨酥食譜,是我拿捏了多少次的酸甜鹹香,浪費了多少鳳梨和奶油(心疼錢包啊),才濃縮出來的心得。市面上食譜很多,但能講清楚「為什麼」和「失敗怎麼救」的太少了,希望我這篇囉嗦的分享能讓你少走點彎路。做鳳梨酥食譜真的沒想像中難,重點就是那幾個魔鬼細節(內餡乾、奶油溫度、不揉麵團、分段烤翻面),抓到訣竅,你也能端出讓人驚呼連連的手工滋味。下次朋友問起哪裡的鳳梨酥好吃?你可以超有自信地說:「等等!我做給你嚐嚐!」那種成就感,真的無價啦!好了,不囉嗦了,快點動手試試看我的鳳梨酥食譜吧!記得回來跟我分享你的成果(還有慘劇)啊!
Leave a Reply